
![]() |
![]() |
“脱略时看点检”语出明代吕坤所著《呻吟语》,其意为在放松无拘束之时,更要注重自我约束与反省。此言虽短,却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与修身智慧。古语有云:“君子慎独”,正与此意相通。人在独处之时,往往容易放纵自我,失去节制,而真正的修养,恰在于此时能否保持清醒与自律。
脱略之时,方显真性。人生在世,难免有放松之时,无论是与友人畅谈,还是独处闲居,抑或在山水之间徜徉,此时心境开阔,行为洒脱,正是“脱略”之态。然而,正是在这样的时刻,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节制,不被外物所诱惑,方显其修养之深厚。反之,若在隐蔽无人知时,放纵自身欲念,则难免失其本心,甚至招致祸患。这提醒我们,过分的放纵与无度,终将导致自我迷失。因此,从大庭广众到独居无人、从大是大非到细枝末节,“脱略时看点检”正是对放松无拘与自省节制之间平衡的深刻把握。在放松之时,不忘自我反省;在洒脱之际,不失自我约束,方能真正做到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。
点检之功,修身之本。“点检”二字,意为检查、反省。在放松之时,若能时常点检自身,则可谓修身之根本。古人修身,讲究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即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与心念。而“脱略时看点检”则更进一步,强调在放松之时,更需注重自我反省。为何在放松之时更需点检?因为此时人心容易松懈,行为容易失范。若不加约束,则可能因一时的放纵而酿成大错。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。小小的疏忽与放纵,往往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。因而,在放松之时,更需以点检之功,防微杜渐避免因小失大。古人云: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。”越是隐蔽之处,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;越是细微之事,越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。因此,反省之功、洁心正己,只有持之以恒、坚守定力,方能见到成效。
“脱略”与“点检”看似矛盾,实则相辅相成。脱略是放松的状态,而点检是约束与反省的行为。没有脱略,生活会少了些乐趣与活力;没有点检,人生将失去方向与底线。古人云:“张而不弛,文武弗能也;弛而不张,文武弗为也。”此言正是对“脱略”与“点检”关系的精妙概括。历史上,许多先贤榜样的成功,往往与其在独处之时不忘自律的修养密不可分。人生需要张弛有度,既要有放松的自由,也要有反省的约束。放松并不意味着放纵,自由也不意味着无度,只有在“脱略”时不忘“点检”,方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。
“脱略时看点检”既是个人修为的重要体现,也是党员干部党性原则的有效检验。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,其源头在于心中有党、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责、心中有戒。我们党一路走来,一代代优秀共产党员始终能够做到在私底下、无人时、细微处慎独慎微,以坚定的内心、坚强的自我,追求崇高的理想信仰、内心的道德准则。如今,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从容,唯有“脱略”时不忘“点检”,方能真正实现心中有惧不妄为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。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奇)